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摄像的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2015-3-13 9:23:36      点击:
        高质量的画面信息取决于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在娴熟地掌握电视摄像设备技术性操作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需要努力培养吃苦意识、抢位意识、编辑意识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电视  摄像记者  素质
    众所周知,电视是一门声画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视听艺术,画面信息量的大小与构图是否完美、准确,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按动摄像机开关,记录下眼前景象的“记录员”,更不是一个“按图索骥”被动听命于编导摆布的“操作员”。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在娴熟地掌握电视摄像设备技术性操作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努力培养强烈的“画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理念和追求。而这种理念有赖于以下意识的培养和积淀。
    一、吃苦意识
    电视摄录设备自身的构造,决定了电视记者就劳动强度而言,先天就要付出比文字记者多得多的艰辛与劳顿。酷暑炎夏,摄像机会因过度的高温而“自我保护”停止运转,摄像记者却不能因贪图安逸,退而“室内作业”。纵然滴水成冰,你也得有“往冻僵的手上哈口热气重新按下摄像机开关”的耐受力,否则你不是失去抓取“活鱼”的良机,就是拍回来一堆毫无价值的“万能”画面。难怪观众指责不少电视节目换掉解说内容(用同样的画面)照样能行。以常见于电视媒体的会议报道为例,“人头接人头”,三五组镜头堆砌了事,几乎成了某些电视会议新闻的固定模式,哪怕融入一两组与会议内容相吻合的现实场景或资料也不至于使这类节目让人如此生厌。l993年冬天,为了拍摄雪中转场的牧民,在零下30多度的北塔山茫茫雪原上,笔者肩扛三十多斤重的摄、录像机,与编导一起连续工作了5 天,终于拍到了第一手珍贵的现场素材。文章转载来自泉州宣传片拍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