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摄像师创作中的修炼

2015-3-11 9:42:24      点击:
          摄像是一部电视作品的第一编导。富有创作激情和想法的摄像面对现场时都会有艺术家般的冲动,摄像机就如同画家手里的画笔。在周围氛围的感染下,一棵树、一片草地都会是诱发他开机的冲动。摄像心情好,这时候,天会变的特别的蓝,水会变的特别的清,创作的灵感汪洋恣肆,发挥得淋漓尽致。投入的摄像在了解了编导意图后会自由的发挥。此时,在摄像的头脑里,眼睛里,乃至传导到手上,每一个镜头的描写都是对编导意识的超级发挥,不知不觉地在做着锦上添花的乐事。而聪明的编导这时候会顺水推舟,在掌握大方向的同时会给与鼓励和赞同。我们在业内有体会,当一个摄像业务能力和对现场的把握能力凌驾于一个编导时,摄像在现场就会很有权威感,建议和创作风格也大多被编导采纳和运用。摄像的第一编导角色会演绎得很到位,片子的前期拍摄也大多能够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当遇到一种情况时候,摄像的状态就不会这么乐观了。有些摄像和编导合作时,会感觉编导的现场思维没有自己清晰,在现场对被摄对象的认知和把握能力没有自己强,以及对整个片子的思路和想法不如自己有创意。然而编导这时候却又偏偏很喜欢指手画脚,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思路会常常被打断,那味道就会很差了。带着些许不满情绪,摄像的创作会不再积极,甚至变得应付了事。而如何才能排遣这种不利因素,让拍摄创作尽量完美呢?
    我认为,摄像注意自身情商方面的修炼,就是一种能够主动有效的克服此类拍摄不利因素的方法。首先憾,磨合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摄像的基本素养是个人的修炼,而一个电视摄像在行业创作中仅仅“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电视不同于摄影和设计等行业,它讲究的是一种团队合作。一个电视节目的创作离不开前期摄像和编导,后期文稿和剪辑、配音、特技等环节。电视是一个创作整体,成功的创作班子是需要和谐的创作气氛的,而摄像应该在其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在创作中每个人都是带着激情个性和创意来的,产生了摩擦就应该对事不对人的去解决问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情绪,控制好情绪的波动,才能够比较圆满的表达自己的创意思路。摄像有创意和想法是要首先给与肯定的,但是创意需要有一个传递沟通的过程。与熟悉的编导合作好不算本事,要和陌生的、有个性的编导合作好才是摄像修炼上的更大进步。毕竟电视人也是社会活动家,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一门必修课。明确了合作者的关系,平和了心态,就能使拍摄达到顺畅。拍片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熟悉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居高自傲和畏首畏尾的心态都不可取。我在实际拍摄中,有时候会遇见一些合作次数不多的编导。他会在我拍摄的间隙来看我拍摄过的镜头,会反复提醒拍摄的一些环节。这时候,就不应该有任何烦躁和厌倦的情绪,要想到他不是不信任你的工作,那只是他敬业的一种习惯和方式。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把片子拍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余下来的事情处理起来就顺利多了。如果遇见在拍摄中,编导有不同见解的,诸如镜头的调度或者镜头的表达有分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种两全的方法。那就是,先把编导的创意拍一遍,再按自己的理解拍一遍。因为在现场,大家的心情都是很急切的,特别是遇上一些收费高的拍摄场地,时间紧、任务难度大,不免会有急躁的言语出来,但是回过头来大家都是为了创作。学会换位思考问题,以互相谅解的态度做事,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文章来自  泉州宣传片拍摄 泉州会议拍摄 泉州婚礼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