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猝死事件已频频见诸报端
2015-3-24 8:53:11 点击:
在这个圈子,24岁的男孩并非第一个猝死的广告人,甚至不是第一个奥美人。更可悲的是,翻看年历,猝死似乎已经成为广告行业绕不开的痛点。
从2007年开始,广告人猝死事件已频频见诸报端。由于所处的行业属性,竞争的残酷,客户的要求,利润的微薄,使得大多数广告公司只能以牺牲自己利益为前提迎合客户。每一天,这个行业都在上演体力透支的真人秀,年轻和健康成为最随便的筹码。在我们发起的一份广告人工作时长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广告人每周会有3-4天超过12点以后下班的状况。当广告人以这样的转速行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上,消耗的也只能是健康。
除了加班这种显性时长,广告人也在工作时间之外承受着隐性压力。以创意人员为例,他们在业余时间也要保持大脑的潜意识工作,随时捕捉灵感和想法。而客户部人员则要求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快销行业为例,半夜因为某个突发事件接到brief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种智力和精神上的劳动则很难衡量和界定。
客户、广告公司、广告人,谁来为加班买单?
还记得2010年,我们曾就广告公司加班原因做过微博调查,客户成为恶源之首。3年后,客户决定一切的现象似乎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资深广告人李东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客观的描述:“一个案子,参与的领导太多,一个领导一个意见,最后只能每个领导的意见都要考虑到。这个是总经理要的,这个是客户总监拼了命撕破脸也要满足一下自己的,那个是ECD要卖的,还有一个客户的市场总监喜欢的,是不是再多做一个客户大老板可能要的方向?其实主要是客户和广告公司沟通的时候,传播方向没搞清楚。
从2007年开始,广告人猝死事件已频频见诸报端。由于所处的行业属性,竞争的残酷,客户的要求,利润的微薄,使得大多数广告公司只能以牺牲自己利益为前提迎合客户。每一天,这个行业都在上演体力透支的真人秀,年轻和健康成为最随便的筹码。在我们发起的一份广告人工作时长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广告人每周会有3-4天超过12点以后下班的状况。当广告人以这样的转速行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上,消耗的也只能是健康。
除了加班这种显性时长,广告人也在工作时间之外承受着隐性压力。以创意人员为例,他们在业余时间也要保持大脑的潜意识工作,随时捕捉灵感和想法。而客户部人员则要求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快销行业为例,半夜因为某个突发事件接到brief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种智力和精神上的劳动则很难衡量和界定。
客户、广告公司、广告人,谁来为加班买单?
还记得2010年,我们曾就广告公司加班原因做过微博调查,客户成为恶源之首。3年后,客户决定一切的现象似乎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资深广告人李东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客观的描述:“一个案子,参与的领导太多,一个领导一个意见,最后只能每个领导的意见都要考虑到。这个是总经理要的,这个是客户总监拼了命撕破脸也要满足一下自己的,那个是ECD要卖的,还有一个客户的市场总监喜欢的,是不是再多做一个客户大老板可能要的方向?其实主要是客户和广告公司沟通的时候,传播方向没搞清楚。
- 上一篇:影视商品广告表现的内容各异 2015/3/24
- 下一篇:不得用于广告 2015/3/24